2010年5月28日星期五
2010年5月24日星期一
「家用」
A君問我:現在你blog的風格與以往不同呀!
我說:以往,我想以每日生活報告,向大家表達我作為一位教區神父的日程:為一切人,成為一切。
現在,我想表達每天的感受,希望幫助我及讀者,能有「在地若天」的情懷。
昨天下午,我與孩子聊天,談及「家用」:
14歲的Y君說:「家用是我給媽媽的錢。」
她媽媽說:「對,給爸爸的,最後也是給我。那麼,給我就好了。」
15歲的F君想了許久,說:「家用是我給爸爸媽媽的錢。」
他的爸媽說:「你要記得啊!」
晚上,又談「家用」:
22歲的M君,他是家中老么,與爸媽同住;他說:「自從我上班工作,我收入的一半交媽作家用;另外一半分作兩份,一份作自己零用,一半作儲蓄。」
22歲的大學生E君,他是家中獨子,父母都是教師,他住大學宿舍;他說:「他未有給家用的打算。」
許多年青人,獨立生活,不與父母同住,又收入微薄,「家用」成為重大的壓力,甚至迫於無奈,放棄這概念。
有些人,家境富裕,不用子女或伴侶的「家用」;「家用」這概念更加盪然無存。
「家用」是否代表照顧和關愛家人的責任呢?
「家用」潮語:啃老族、月光族、世博族、普選族、十八仝人族、葉問族。
(「家用」好文章,見「信報」2010年5月17日40頁。)
對教會的「捐獻」,可否稱作「家用」?是否也包含著關愛和照顧?
我說:以往,我想以每日生活報告,向大家表達我作為一位教區神父的日程:為一切人,成為一切。
現在,我想表達每天的感受,希望幫助我及讀者,能有「在地若天」的情懷。
昨天下午,我與孩子聊天,談及「家用」:
14歲的Y君說:「家用是我給媽媽的錢。」
她媽媽說:「對,給爸爸的,最後也是給我。那麼,給我就好了。」
15歲的F君想了許久,說:「家用是我給爸爸媽媽的錢。」
他的爸媽說:「你要記得啊!」
晚上,又談「家用」:
22歲的M君,他是家中老么,與爸媽同住;他說:「自從我上班工作,我收入的一半交媽作家用;另外一半分作兩份,一份作自己零用,一半作儲蓄。」
22歲的大學生E君,他是家中獨子,父母都是教師,他住大學宿舍;他說:「他未有給家用的打算。」
許多年青人,獨立生活,不與父母同住,又收入微薄,「家用」成為重大的壓力,甚至迫於無奈,放棄這概念。
有些人,家境富裕,不用子女或伴侶的「家用」;「家用」這概念更加盪然無存。
「家用」是否代表照顧和關愛家人的責任呢?
「家用」潮語:啃老族、月光族、世博族、普選族、十八仝人族、葉問族。
(「家用」好文章,見「信報」2010年5月17日40頁。)
對教會的「捐獻」,可否稱作「家用」?是否也包含著關愛和照顧?
五旬節
在五旬節,伯多祿充滿聖神,宣講被釘的耶穌,已從死者中復活的喜訊,並向百姓說:「你們要悔改,以耶穌的名受洗,獲得罪過的赦免,並領受聖神的恩賜……」當日受洗的,就約有三千。……他們時常團聚、擘餅、祈禱,一切皆歸公用。
以上在宗徒大事錄所描寫早期教會的事實,好像也發生在香港。的確,我們今年在逾越節,就有了約三千成人受洗,並領受堅振;他們每主日參與彌撒;今日,更在主教座堂,參與由主教主持的彌撒,以完成他們入門過程的「釋奧期」。主教並將送給他們十字架,激勵他們在各自的生活崗位,成為福傳的使徒……
「釋奧期」始於早期教會對新教友的培育,幫助他們進入與主契合的奧蹟中生活。故此,「釋奧期」不是「教理」的灌輸,而是要在教會內善度信德生活,包括日益在盼望中,發展對天主、自己和眾人的深情大愛。
廣義來說,「釋奧期」是一生的;每個主日的彌撒都是「釋奧期」,使人深入發展與天主、與教會的關係。那麼,人生「釋奧期」的完成,就在於我們逾越天上的時候;那時,一切都明白了……復活的蠟燭,要重新燃點,再次灑聖水,而洗禮時所穿著的「白衣」,就要成為我們面見天主時的禮服。
人生的「釋奧期」,是天人合作的過程,猶如夫婦合作才有美滿的家庭生活,同樣,教會對教友的幫助等等,是需要的,但必須的卻是教友的主動努力。
西方教會,以理性為先,故有人願意認識天主,必介紹入「慕道團(班)」,但東方教會更貼近感情,若有人願意認識天主,必先領他們參加禮儀,一起祈禱,去體驗天主主動的愛;有了與天主愛的交流,愈愛也愈了解,愈了解也愈愛;這是終身的「釋奧期」。
故此,希望我們人生的「釋奧期」也是如此:少講一些;多些祈禱;愛多一些。
當時,宗徒大事錄中的三千人,不知道是否包括後來的聖斯德望……不過,肯定的,這三千人是初期教會的信仰初果和團體基礎。
祈禱祝福我們的三千新教友也是如此,成為天主教會在香港的新力軍,推動福傳,使香港社會獲得福音的轉化。可能在這三千新教友當中,也有新的聖斯德望、新的聖維雅納、新的聖女小德蘭、新的真福奧撒南……讓我們一起與三千新教友尋求上主的旨意,追隨每人的聖召。
以上在宗徒大事錄所描寫早期教會的事實,好像也發生在香港。的確,我們今年在逾越節,就有了約三千成人受洗,並領受堅振;他們每主日參與彌撒;今日,更在主教座堂,參與由主教主持的彌撒,以完成他們入門過程的「釋奧期」。主教並將送給他們十字架,激勵他們在各自的生活崗位,成為福傳的使徒……
「釋奧期」始於早期教會對新教友的培育,幫助他們進入與主契合的奧蹟中生活。故此,「釋奧期」不是「教理」的灌輸,而是要在教會內善度信德生活,包括日益在盼望中,發展對天主、自己和眾人的深情大愛。
廣義來說,「釋奧期」是一生的;每個主日的彌撒都是「釋奧期」,使人深入發展與天主、與教會的關係。那麼,人生「釋奧期」的完成,就在於我們逾越天上的時候;那時,一切都明白了……復活的蠟燭,要重新燃點,再次灑聖水,而洗禮時所穿著的「白衣」,就要成為我們面見天主時的禮服。
人生的「釋奧期」,是天人合作的過程,猶如夫婦合作才有美滿的家庭生活,同樣,教會對教友的幫助等等,是需要的,但必須的卻是教友的主動努力。
西方教會,以理性為先,故有人願意認識天主,必介紹入「慕道團(班)」,但東方教會更貼近感情,若有人願意認識天主,必先領他們參加禮儀,一起祈禱,去體驗天主主動的愛;有了與天主愛的交流,愈愛也愈了解,愈了解也愈愛;這是終身的「釋奧期」。
故此,希望我們人生的「釋奧期」也是如此:少講一些;多些祈禱;愛多一些。
當時,宗徒大事錄中的三千人,不知道是否包括後來的聖斯德望……不過,肯定的,這三千人是初期教會的信仰初果和團體基礎。
祈禱祝福我們的三千新教友也是如此,成為天主教會在香港的新力軍,推動福傳,使香港社會獲得福音的轉化。可能在這三千新教友當中,也有新的聖斯德望、新的聖維雅納、新的聖女小德蘭、新的真福奧撒南……讓我們一起與三千新教友尋求上主的旨意,追隨每人的聖召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